在地旅行 Hot Spot | 鹿港澄悅商旅-Joy Inn

在地旅行 Hot Spot

Instant Booking

在地旅行Hot Spot

🔸鹿港天后宮

創建於明末清初,迄今已逾四百餘年,是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媽祖神尊的廟宇,現被列為國定一級古蹟。精緻的木、石雕刻及彩繪鋪寫了古代祈求航員平安的心意,富含技術與感受的廟宇建設,極具值得細細品味之藝術價值;悠長的建築時光,具有當代的歷史面向。

🔸鹿港文武廟

是以文開書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廟居右,三個體組成,故統稱為『文武廟』或俗稱『文祠』。文祠主祀為文昌帝君,武廟主祀關聖帝君,為鹿港眾商之守護神。武廟為當時各地英雄豪傑義結金蘭之處所,文廟為應試及第時,需要循古禮祭祀的地點,穿梭文武廟間,彷彿能感受到應試成功的喜悅以及結交義勇之士的豪氣干雲。

🔸鹿港城隍廟

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跡,民國84年由政府出資進行修復,並重建三川殿建築,民國84年完成。
此次修復,三川殿木門屏窗堵雕刻,是薪傳獎施鎮洋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城隍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分別為三川殿、正殿與後殿。
城隍廟內有一面算盤與銅鏡,象徵城隍爺以算盤算計士民在陽世的功過,銅鏡則有「善惡分明」之意。

 

🔸鹿港新祖宮

廟貌較遜於舊祖宮,曾先後在嘉慶及道光兩度重修,日據時期又遭砲火摧毀,垣牖破損,樑柱傾斜,牆壁斑駁脫落,各地信眾於光復後醵資重修,面貌一新;民國五十九年重建拜亭、前殿廣場、及右側堂廡,惟古樸之石材及福杉已被變賣,改用磚塊、水泥舖設,已失雅緻美觀;近年又改建牌樓,整修成今貌。


🔸鹿港龍山寺

咸豐年間又有「鎮國神寺」之美名,建築主體保留自清道光、咸豐年間重修時的舊貌。鹿港龍山寺歷史悠久,其寺廟建築規模宏大,格局完整,工藝精細,別具匠心,是台灣傳統建築中最具有藝術、建築與工藝等完整歷史價值的作品之一。

🔹台灣玻璃博物館

目的讓在地的傳統玻璃工藝具發輝的舞台,呈現於世人眼前。台灣玻璃館以「四面亮麗,八方驚奇」為主題,擺脫一般人對玻璃的傳統刻板印象,引領大眾進入晶瑩剔透的玻璃世界。尤其入夜之後璀璨燈光,萬千變化下之玻璃媽祖廟,更是不可錯過之新觀光景點。

🔹民俗文物館

為過去鹿港大戶-辜顯榮住所,在民國六十二年轉型,成為開放參觀鹿港古文物的博物館。收藏大量從清朝至民初的文物,洋樓、厚生藥局、閩式建築……從食、衣、住、行等各方面皆有,讓來到此地遊覽的人們,更瞭解過去早期的民俗文物。

🔹白蘭氏健康博物館

保健為現代重要的課題,白蘭氏的用心,期望每個人擁有健康平衡身心,白蘭氏健康博物館在彰化鹿港用最親切人性化的導覽方式帶您進入健康的旅程,讓健康概念更淺顯易懂。

🔹聯合創作陶坊

陶藝工作室成立民國七十五年,常配合當地文化局社團舉辦活動,有社區民眾於銀髮族玩陶、教育局教師陶藝研習、文化局成人兒童陶藝研習、幼兒陶藝推廣、新住民陶藝研習等不勝枚舉,在落實陶藝推廣工作上不遺餘力,現成立新的陶藝園地,場地寬敞,交通便利、鬧中取靜,在推廣陶藝教學和聯誼社團盡更大力量,和地方景點的結合造福鄉里。


🔹鹿港公會堂

鹿港公會堂原為萬春宮蘇府王爺廟,日治昭和3年(西元1928年)改建為公會堂,光復後改稱「中山堂」,曾經做為老人會館。屋頂棟架為木架構 搭配鋼桁架,上舖水泥瓦,山牆的部分則為編竹夾泥牆之作法。左邊牆面有一木碑「鹿港公會堂記」,由當時「櫟社」社長傅錫祺撰稿,鹿港仕紳莊太岳敬書,內文敘述興建始末及當時地方仕紳的捐款碑文,是重要文獻。

🔹鹿港藝術村

本村為鹿港日式宿舍聚落群,將原本是閒置荒廢的日式宿舍改造成為一個兼具藝文創作與在地特色的藝術村,豐富的傳統工藝與隨處可見的特色繪畫,定期還有藝文活動,保存並培育當地特色藝文創作能量,也成為新的觀光據點,讓旅客可以盡情體會鹿港文化與工藝之美。

🔹富雨陽傘

本著對傘架專業,結合優質傘布與材料廠,耐用之傘布有紡織布料香味。將每ㄧ把傘的製造融入了富雨的用心、工作的熱誠,以快樂心在每ㄧ幅圖案蘊藏ㄧ份情感與對未來願景,希望為使用者帶來好運及豐富的人生。「富雨洋傘」行銷世界各地的同時,對台灣市場從未放棄,要讓台灣人享用平價好傘,是富雨的目標之一。將每ㄧ把傘的製造融入了富雨的用心、工作的熱誠,以快樂心在每ㄧ幅圖案蘊藏ㄧ份情感與對未來願景,希望為使用者帶來好運及豐富的人生。

🔹緞帶王觀光工廠

是氣質也是俏皮,隨著五顏六色的紗線的編織,點綴每個女孩的美麗與可愛。觀光工廠內有許多DIY體驗課程等著你來參加,來到這裡絕對不虛此行,帶給您和親友間滿滿的手作體驗與歡笑。

🔸蔡澤記水晶餃

店與眾不同的五種產品,是老闆畢生心血的結晶,在地的古早味,讓您吃了回味再三,有晶瑩剔透QQ彈牙的水晶餃、及以純豬肉福州燕皮精製而成的扁食燕、添加香脆爽口荸薺的水丸、埔里盛產香菇做成的香菇丸、還有使用上等後豬大腿慢火細燉獨家高湯,用蒸的方式製成的蒸丸風味絕佳,都是消費者不錯的選擇,值得一試。

🔸王記芋丸

新鮮食材,每天現做,給予最古早味的味道整顆扎實的大甲芋頭籤,中間包著上等後腿豬肉,想給予客人最古早味的味道,我們的堅持純手工。

🔸老師傅鴨肉羹

特別去骨剝離的鴨肉,紋路美麗,光澤超誘人。鴨肉肉質滑嫩不說,滋味香濃可口,鮮甜好吃,筍絲爽脆與甘甜,加上淡淡的薑氣,更清鮮宜人,也可淋上點烏醋,增添滋味。米糕的肉燥香氣足,甜鹹味很均勻,與軟Q的米糕超搭。豬瘦肉有嚼感,新鮮不油膩。

🔸老龍師肉包

老龍師運用其中西式的烘焙手法與深知鹿港人口味的偏好,加以改良傳統肉包饅頭的麵皮製作,肉餡則採用當日現宰溫體後腿肉、香菇、青蔥及獨家配方研製。在此人文薈萃背景氛圍下,也孕育鹿港人對飲食文化的講究與堅持,延續至今成就了家喻戶曉,享譽中外的二鹿美食文化。


🔸兔仔寮牛舌餅

牛舌餅原料很簡單,就是麥芽糖、麵粉、糖、沙拉油與水,這樣而已!但越是簡單的越難做,餡料就是麥芽糖加入糖粉中;接著再以餅皮來包餡料後壓平,然後上爐火煎到餅皮轉金黃色,吃起來「香香酥酥」,這樣的牛舌餅,就是好吃!

🔸東華麵茶

這種以麵粉、糖、白芝麻炒製而成,並添加香脆杏仁片的麵茶,以熱水沖開後,香氣迎面撲鼻而來,全身都溫暖起來了!更值得一提的是,麵茶攤可是老闆珍藏的紅眠床改裝而成,一邊吃著香甜可口的麵茶,一邊欣賞藝術品,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蚯蚓龍山麵線糊

來到鹿港你不能不知道的美食麵線糊,而鹿港人吃麵線糊也是非常有特色,塑膠袋直接倒嘴裡吃是鹿港最道地的吃法。
蚯蚓龍山麵線糊以紅麵線、蝦仁、蛋、蔥頭、豬肉等為素材,口感清香。

🔸朝和餅舖

朝和的傳統喜餅以用料紮實,口感綿密,甜度恰到好處, 屢次獲選國宴茶點與伴手禮之冠。在同行間、糕餅界的地位數一數二, 所以在當地,兒女訂婚喜餅選用朝和,不但是品質、更是身分的象徵。

🔹丁家大宅

丁進士宅於丁壽泉中進士後,增加修葺,既顯尊貴、更見宏偉風貌。佔地約300餘坪,進身長達75公尺,早期格局特色為「三坎五落兩過水」之大宅。街屋建築一間店面稱為「一坎」,一進為「一落」,兩落間的廊道為「過水」之大宅。建築十分寬敞氣派,其建築架構及雕造彩繪引人細細品味,又丁家英才濟濟參加科舉考中不計其數,仁風孝行及教育世家等風範足堪後人見賢思齊。

🔹九曲巷

彎曲多折為鹿港巷道之特色,尤以金盛巷(九曲巷)為最大部分的鹿港老街中的巷道多可稱為「九曲巷」,此原是鹿港巷道的一大特色。而其中以「金盛巷」在「九曲」方面的特色表現最明顯,同時也保存的最為完整。

🔹十宜樓

十宜樓的跑馬廊和金盛巷交叉成十字,且此地「宜琴、宜棋、宜詩、宜酒、宜畫、宜花、宜月、宜博、宜煙、 宜茶」十宜,故名十宜樓。十宜樓的小故事 早年鹿港文風鼎盛,許多風雅的文人墨客往往相邀清夜吟詠,或品茗對月。十宜樓的主人就是一位十分好客之雅仕,在相連的兩樓間建一跑馬廊,以讓客人於高處倚欄望月。

🔹王功漁港

「王功漁火」曾是彰化八景之一,近年來漁船減少,盛況不復見。不過,來到海邊,爬上王功漁港觀景台一覽漁港,漲潮前,一艘艘舢板載著蚵仔回港,滿載而歸淺灘潮間帶可見彈塗魚、招潮蟹,幸運的話在泥土間會摸到蛤仔。王者之弓橋-絕讚的觀夕照據點,夕陽緩緩從「王者之弓」落下,晚霞照在情人的身影上彷彿在見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這是王者之弓最美的一刻。


🔹半邊井

半邊井的小故事 半邊井其實是完整的一囗井,只是被一道牆隔成兩半。在牆內的一半,是提供給自己人使用的。至於露在牆外面的那一半,則是供給沒有能力鑿井的人自由汲水取用。
見古蹟,思情意 由此小小地方,可想見昔日純樸的民風與濃厚的人情味,不禁令人望風懷古,心嚮往之。半邊井目前雖已封掉,然其後世之人到此一遊,亦可追想前人之善情雅意。

🔹鹿港老街

鹿港老街是鹿港鎮埔頭街、瑤林街、大有街三條街道所形成。是以埔頭街與瑤林街為舊時鹿港商業重心,今已被列為古蹟保護區。適合在紅磚上重履歷史的足跡,穿梭各個文史工作室尋訪塵封百年的記憶,踏足傳統店舖回憶古早童年時光。

🔹意樓

見樹如見人,意樓為慶昌古厝中的一間小閣樓,牆邊種的一株楊桃樹,隱含著淒豔的愛情故事。意樓古窗本身是圓的,代表圓滿紋路則由葫蘆、古錢兩者相間合成:葫蘆諧音為「福」,有祈求幸福之意古錢則有祈求「生財」之意。葫蘆與古錢交錯變化,極具古典之美。

🔹隘門

昔日鹿港的每個街道巷口都設有隘門,而今僅存一處,隘門在往日負有防守的重責大任,因台人宗族聚落間常有衝突械鬥情事發生,人們得靠自己及鄰里間互助合作的力量,隘門成為民眾賴以自保的利器,因為聚落間界線的關口,具有防禦及境界的雙重功用,故有「惡不過隘門」之說。


🔹摸乳巷

鹿港著名窄道,原為前後街之通道,因其狹窄,僅容一人穿越,二人則必擦身才可通過,因此有摸乳巷之稱。摸乳巷就是長條店屋間的一道防火巷。當地的居民為了阻擋強勁海風之吹襲,把房屋的間距儘量縮小,最窄處還不到70公分。如果男女正巧面對面走來,擦身而過時,將會是多麼尷尬的情景。於是便出現許多名稱。

🔹甕牆

現存最完整的甕牆為巨商顏東義第宅圍牆一部分,左右兩面共有120個。昔日各家生子會埋上幾罈紹興酒,待男娶媳時飲之稱狀元紅,女于歸時飲之稱女兒紅,酒飲畢便將酒甕留下,砌成牆或窗,展現物盡其用的建築創意。